楚天都市报9月23日讯(记者吴昌华 通讯员冯威 唐时杰)协助收治病患警车不够,他毫不犹豫开来私家车;视力残疾的阳爹爹老伴、儿子、儿媳都因感染住院,他对爹爹说:“您家莫怕,只要疫情不结束,您的伙食我包了!”战疫期间,他自掏腰包8000余元购买生活物资送给社区孤寡老人、困难居民,老朋友送来1万多斤大白菜,从没往自己家里拿过一棵,接手发放1万多只口罩,却没给妻女留下一只。
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的居民们说,社区沈胜文真不愧是“中国”,他就是这样公而忘私。
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,沈胜文的工作也逐渐恢复常态。记者翻开他的笔记本,仍然像战疫期间一样,记载着日常点滴:
9月16日。小区失去父亲、3岁半严严已经就读幼儿园,晚上人口普查入户信息登记,顺便去看看他适不适应幼儿园生活
1月29日夜,沈胜文一晚上都没有睡好。疫情严峻,当天下午,市下达了紧急动员令,要求各立即对接街道社区,协助转运收治隔离新冠肺炎确诊、疑似病患及密切接触者。可是,所里能抽调用于转运的警车只有2台。
“这个时候我能做点什么?”他辗转反侧,最后他决定,将自己的私家车改成转运车。
沈胜文转运的第一个病患是位年过七旬的婆婆,由于担心被传染,家属不敢上楼。沈胜文二话不说,带着辅警上了楼。
“你是沈户籍吧!”老人正坐在客厅里,不时还在咳嗽。尽管穿着防护服,戴着口罩、护目镜,但他一开口,老人就认出了他。沈胜文心里暖暖的,他把老人扶下楼送上车,随后驾车向医院疾驰而去。
到1月31日凌晨0点30分,沈胜文小组共转运了5批13位病患,此时,他的内衣早已湿透。
2月4日17时20分,安居苑,社区干部来电,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属不肯送医,社区干部上门做工作,被拒之门外。沈胜文直奔安居苑,经过2个多小时的劝说,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。回到所里已是晚上7点多钟。简单的吃过晚饭,沈胜文继续投入“战斗”。那天,他和战友们共转运了39人。
脱下湿透的防护服,脸颊上口罩的勒痕有些疼,沈胜文和战友们没有睡意,大伙坐在门前的台阶上,仿佛夜色能洗去一天的疲惫。
1月30日以来,沈胜文累计转运了近百人次。“我没想别的,我是个,得冲在前面。群众信我,我得扛起。”沈胜文在日记中写道。
“真想用酒把你灌醉,让你睡几天!”一起当过兵的战友发现,那段时间,沈胜文每天走近3万步,又得知他每天睡不到5个小时,给他发来了这条留言。
为阻断疫情蔓延,武汉市所有住宅小区实施封闭管理。所里要求社区全力保障小区封控,并组织警力下沉社区支援。
2月17日,天气转晴,与小区外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,文卉苑内很热闹。小区门口,团购的居民正在领取蔬菜,小区内,还有不少居民遛弯、晒太阳。
“相对于之前的转运战,隔离战任务更严峻,难度更大啊!”沈胜文他和下沉社区支援的战友们不停地大声,只要见到没有戴口罩的居民,他会拿出口罩免费赠送,并反复强调戴口罩的重要性。
在沈胜文的努力下,文卉苑里的秩序比之前好了很多,但辖区的困难群众一直让他放心不下。
文卉苑有15栋楼共3439户11043位居民,是武汉市最大的廉租房聚集区。这里低保户多、孤寡老人多、重症患者多。
家住文卉苑105栋阳爹爹一家五口人,他的老伴和儿子、儿媳均因感染新冠肺炎住进了医院,3个月大的孙女寄住到亲戚家,家中只剩下患有视力残疾的阳爹爹一人。老人的受到巨大打击,生活也没了着落。
沈胜文得知以后,自费购买了米面蔬菜、牛奶前去探望,他对老人承诺:“爹爹莫怕,只要疫情不结束,您的伙食我包了!”从2月9日起,阳爹爹的日常生活饮食全部是沈胜文提供。
疫情发生以来,沈胜文对社区全部97名孤寡老人逐一上门走访,为他们测量体温、消毒灭菌,他还自费购买各类生活物资和营养品,送到困难群众家中。
“文卉苑里独居老人多,他们平时就很孤独,现在更需要有人关心和照顾。不去看看他们,我心中不安!”那天,沈胜文在日记中说。
1月23日凌晨4时许,睡梦中的沈胜文被所里打来的电话惊醒,他来不及向妻子解释,便匆匆出了门。当天,沈胜文的妻子岳群从新闻上得知,武汉“封城”了!
“他从部队到,我们一直聚少离多,也习惯了他不在家,但这次不一样。”每天,岳群都会看电视,关注疫情的发展,她为丈夫的安危担心。“天冷,记得多穿点。”“不要老吃方便面,加强营养才有抵抗力。”担心打电话影响他工作,岳群只能时不时发条微信。
疫情爆发以来,爱心人士先后给沈胜文捐赠了1万多个口罩,他全部发给了社区群干、志愿者,却没有给妻子和女儿留一只。
老朋友送来的1万多斤大白菜,他统统分给辖区的困难户,却没有往自己家里的拿一棵。
为了给辖区孤寡老人、困难群众购买各类生活物资,沈胜文先后自掏腰包8000余元。这钱,本来是他用来给双方老人的过节费。
对此,岳群并不介意,她说,“我只希望疫情早日结束,他能平安回来,全家人能补上那顿团年饭。”
“爸,武汉解封了,你是不是很快就可以回家了?”4月8日,沈胜文突然收到女儿发来的微信。疫情初期,沈胜文给她写了封信,习惯性地请求她体恤原谅,还许诺了她十多年来未能兑现的踏青之旅。
当天,他在日记本上写下:“4月8日,星期三,阴转晴。生命中有太多的不确定。经历了这场疫情,我们更该懂得什么是责任担当,也更要懂得什么是珍惜拥有。”